首页 >> 中国广电 >>终端商 >> 广电总局祝燕南:因地制宜创造广电新质生产力
详细内容

广电总局祝燕南:因地制宜创造广电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6-03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指出,广电视听要坚持三大工作方向,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二是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三是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的提出或者说三大向度的判断,不仅为当前广电视听工作明确了定位方位,同时标注了广电视听在当代信息传播时空中的维度维数。

1717384279381148.png

在广电视听工作全景式立体化架构中,当前贯穿全向度和全维度的最强大、最活跃、最劲爆的一股力量,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传导和业内对新质生产力的渴求与追光。从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起,就传导到广电视听全链条各环节,全覆盖并强附着在各个向度之上和维度之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和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后,广电视听业内对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与内涵有了进一步全面的审视和日渐深入的认识,目前基本的观点有三个:一是信息传播领域颠覆性新技术研发应用是新质生产力;二是传统生产力提质升级也能产生新质生产力;三是由生产关系调整而产生的新生动力和潜能激发,也同样可以视作新质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态。

这些基本观点有两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要求。传统广播电视已经不再是先进媒体,但新质生产力不是抛弃传统广播电视生产力,而是全方位对传统广播电视业加以赋能,既有应用创新,也有集成创新;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在提升中转型,在创造中升级,进而广泛形成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其根本的出发点是基于“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三大工作方向。三大工作方向既有辩证关系,也是逻辑进程,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关系的形成必然遵循广电工作的内在客观规律,必然是事物发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结果。

一、新质生产力在广电视听工作向度和立体维度的落脚点

在传统广播电视生态中,新质生产力的基数点映射在十个方面:一是形成新质传播覆盖力,二是形成新质内容创造力,三是形成新质制作生成力,四是形成新质公共服务力,五是形成新质产业运营力,六是形成新质行业管理力,七是形成新质安全保障力,八是形成新质国际传播力,九是形成新质人才培养力,十是形成新质研究支撑力。上述十个方面的维数,均落脚于“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的基点之上。在这些新质的文化创造生产能力基础之上,再造广电视听强大的新型叙事能力,形成大视听产业链新生态。通过新质生产力在全链条各环节的落地,稳中求进实现传统广播电视提质升级,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此处的关键在于,必须革命性地推动和实现广电视听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之间发生有机转换,转换的介质是重点工程、重点工作、重要项目。比如,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广电网络,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专网,研究有线、无线、卫星协同覆盖等,以此形成新质传播覆盖力。又如,快速普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从AI影视产品向AI节目栏目乃至AI频率频道建设渐次推进,以此形成新质制作生成力等。其他的方方面面同样具有众多创新创意的举措。总之,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不是抛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广播电视事业产业体系,更不会因此抹杀其特色优势。相反,更加注重的是“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否则在广电视听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找不到实实在在的工作抓手。

在推进媒体融合大进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基数点映射在八个方面:一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二是推进广电新媒体建设,三是优化各级融媒体中心,四是积极拓展广电视听新阵地,五是构建差异化特色业务体系,六是研究打造全国性新媒体平台,七是推广应用融合发展中智慧运维、智慧监管,八是深化有利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上述八个方面的维数,落脚在“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的基点之上。比如,面向公共电子屏和智能车载屏开展广电视听节目服务;开展跨屏、跨网、跨终端的综合传播服务,突出视听特色,用好用足广播电视内容资源;继续深化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建设;深化“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持续优化升级TVOS操作系统;锚定打造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社区文化服务枢纽三个功能坐标,用新技术新应用提供新质内容,打造新型融媒体中心等。总之,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态既是新技术赋能,也是新体系塑型,让新质生产力既能发挥支撑融合发展的功能,也能起到发现和探索创新服务新领域的作用。

在形成发展合力总要求中,新质生产力的基数点映射在八个方面:一是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主体沟通联合,二是鼓励区域联合,支持一体化合作,三是优化“放管服”,四是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五是做大做强做优高新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六是推进“未来电视”试点项目,七是加快虚拟现实制作实验区建设,八是推进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上述八个方面的维数,落脚在“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的基点之上。比如,推进跨地区、跨层级传输覆盖;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广电视听一体化合作以及沿黄九省(区)广电视听一体化协作体建设;纵向整合省市县资源,横向整合本地资源;建立完善节目共享平台;组建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等。总之,用新媒体的联动,带动传统媒体的互动;用广电视听的主动,撬动社会力量的联动,在“全国一盘棋”、增量最大化的前提下,推进共建共享共用,助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几个新型主流媒体集团。

二、新质生产力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支撑

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对新型主流媒体基本特征的重大判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是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经过近年来全行业的实践与思考,新型主流媒体的基本特征已经呈现,浓缩起来有九个字,即全媒体、超高清、强智能。其中,全媒体是指互联网思维主导下的全媒体功能体系,它不是现有传播媒介的组合叠加。超高清是广电视听新型主流媒体最突出的特色,更是“未来电视”的基本要素。强智能是以语言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赋能,是新型主流媒体重要的演变方向。

关于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是全媒体的基本特征,而贯穿“四全媒体”的基础要素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主导下的全媒体功能体系建设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充分必要条件。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本质是新型主流媒体传播体系。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技术底座是新质生产力。以上对全媒体特征的基本判断,揭示了全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之间互为依托、互为条件的内在关系。而究其根本,新质生产力是促成全媒体建设和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基石。正确理解上述论断,不仅关系到对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的认识问题,更关乎广电视听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未来。

关于超高清。建设超高清频道是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广电系统对发展超高清的认知已经越来越清晰。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超高清电视,建设超高清电视频道,是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育视听新业态、新体验和新消费的重要手段,是引领广电视听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贯穿广电视听端到端的全链技术体系,是带动广电视听上下游的大型技术产业,其既是广电视听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又对扩大内需、促进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以更多先进技术持续赋能超高清频道建设,走出更加轻量化的发展路径。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旋律,超高清建设是广电主干道,超高清频道是新质生产力主赛道。

关于强智能。全面提升广电视听智能化技术水平,是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落脚点。从大语言模型ChatGPT的迭代问世,到文本指令创作视听场景的Sora的横空出世,信息传播领域颠覆性变革时代扑面而来,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速度、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进程。比如,以智能化提升网络系统的效能,通过升级网络中的硬件和软件,创建可自我配置、自我修复和自我管理的智能网络,用智能虚拟技术排除故障、更新数据和升级性能,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主动识别并修复网络损伤。又如,在安全可控前提下,推动AI技术全方位赋能视听行业,实现对内容创意制作、传输分发、广告营销、监管保护等形成全方位的底层重塑和效能提升。广电视听新型主流媒体强智能的基本特征再次验证了中央关于人工智能具有“头雁”效应的重大判断。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变革新质生产关系

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关系三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着重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决定新质生产关系。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广电生产力。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政策环境。“人才是关键要素。”近日,国家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国家的大政策映射到广电视听行业,让“人才是关键要素”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举措中,就必须改革广播电视台管理体制机制。这方面,广电系统有亟待补足的观念短板、制度短板,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已经有先行先试且先受益者,应加快推广切实可行的有效经验,在新型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决心,在新型运营机制建立上下功夫。

二是建设高质量的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基地(园区),这是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广电因科技而生,也必将因科技而兴。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包括如今的超高清、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都经历了从实验室项目走向市场应用形成产业的过程,也证明了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正确技术路线。因此,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各层级的主动作为,都应当采取有相应力度的激励措施,吸引战略性科学家揭榜挂帅建设重点实验室,吸引更多新科技项目和新型产业进入广电视听产业园区,用新质生产力代表性项目支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从而带动新型生产关系总变革。我们坚信,新型主流媒体既代表新质生产力,也一定代表新型生产关系。

三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探讨中国广电视听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话题,同时也要关注国际广电视听领域新的生产力发展趋势。国际大型传媒集团、大型流媒体电视平台,与我们同样站在新一轮信息传播竞争起跑线上,不断用新技术赋能、新的生产关系调整和巩固它们已经主导多年的世界舆论格局。关注技术研发应用的同时,要研究国外大型传媒内部架构的换新,借鉴其内部劳动关系中积极的成分。总之,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先手棋。当战略性的一枚棋子落盘的时候,所有的棋格都注定与之发生纠缠。我们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主旋律,落实广电总局党组“三大工作方向”的要求,拿出更具前瞻性的战略考量,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设计更具现代感的牵引性工程项目,在重塑世界舆论格局中抢占制高点,加快推动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几个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做出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广电视听新贡献。

来源:中国广电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